中秋博饼,也叫“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中秋民间习俗。它起源于厦门并以厦门为中心,广泛地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每每中秋佳节临近,家家户户和社会上的单位、企业或团体,都会摩拳擦掌,轰轰烈烈地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它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根据点数获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六个等次,大小不等的月饼。因为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游戏气氛热烈,是一项高雅的节庆娱乐和带有竞技游戏性质的民俗文化活动,历来为公众所喜爱。
博饼的由来向来有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传说。相传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麾下将士多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农历八月十三至十八,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以上属于常听到的第一种说法,但民间还流传着这样几种说法:
第二种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闽南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底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第三种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博饼或称博状元饼、夺状元饼,系闽南对此习俗的俗称。博饼习俗在闽南的出现和形成,民间流传着不同说法。相传元朝末年时,有一年中秋节仁人志士假借玩饼的形式相聚一堂,以放鞭炮为暗号,聚集在各处的勇士同时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以后这一玩饼形式就在民间逐渐演化为中秋博饼习俗。还有一说是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第四种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第五种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第六种厦门大学刘海峰则认为博饼从北方流行过的状元筹演化而来。2004年朱家麟先生等人发现福鼎市闽南语通行区域中,至今还大规模地存在着博状元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