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前因后果

2010年5月31日凌晨,在临近以色列的地中海海域,准备驶往加沙的土耳其籍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只“马维·马尔马拉”号,遭到以军“突击队”精锐士兵袭击,酿成1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惨剧,国际舆论大哗。除了美国表态慎重外,世界各国几乎众口一词,谴责以色列滥用武力。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多年以来,人们对中东地区的纷乱似乎已司空见惯,巴以冲突乃至犹太人与穆斯林的仇恨似乎仍停留在上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很多地方,有机会进学校受教育的孩子会拿到这样的课本:“我们的祖国巴勒斯坦,东起约旦,西临埃及,北接黎巴嫩,南面是沙特。”如果要问“以色列在哪儿?”他们会说“没有以色列啊!”

回归上帝的“应许之地”——迦南

美国文豪马克·吐温曾描述巴勒斯坦地区,说它“山上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这是一块没有希望、令人伤心和沉默的土地”。

作为中东的中心,巴勒斯坦地区西接地中海东岸,其余三面被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包围,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海南岛大。由于扼守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交通咽喉,加上靠近全球重要的石油产地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紧邻连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历史上,这里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们约在公元前2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部一带来到这里定居。后来,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海上民族腓力斯人受到希腊人的攻击,渡海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

约在公元前1800年,一支希伯来人游牧部族从两河流域逐渐迁入巴勒斯坦,在与迦南人长期冲突后逐渐混合杂居。至此,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祖先有了最初的交融。现代基因研究结果显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有最相近的血缘关系,“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圣经》称犹太人的祖先是流浪的亚伯拉罕,正是他率领族人从巴比伦地区迁居到迦南(现巴勒斯坦地区)。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当地人把他们称为“希伯来人”,意为“从河那边来的人”。

后来,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领部族逃避饥荒西迁到了尼罗河三角洲,在埃及繁衍生息400年后,又在摩西率领下返回迦南,回到了上帝的“应许之地”。传说雅各摔跤赢了天神,天神赐给他名字“以色列”,意思是“同神摔过跤的人”。从此希伯来人又叫做以色列人。时至今日,犹太人依然习惯称自己为“雅各的子孙”、“以色列的臣民”。

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希伯来王国后来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继亚述帝国消灭以色列王国百余年后,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犹太人从此也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这可说是犹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

犹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帝国不断强盛,并向东大力扩张,于公元前63年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史称“犹太战争”。特别是公元115年的最后一次起义,把罗马驻军赶出了巴勒斯坦南部,并占领耶路撒冷。但起义于公元135年失败。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犹太人由此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

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关系比较友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最初也接受犹太教的旧约《圣经》,把犹太人称为“有经的民族”。他期望当地的犹太人能够皈依伊斯兰教,在遭到拒绝后,穆罕默德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认为犹太人偏离了真正的宗教。穆斯林开始把犹太人视为渎神者和堕落者,进一步将犹太人逐出阿拉伯半岛,穆斯林祈祷时面向的方向也从耶路撒冷转向了麦加。

“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

犹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纪起离开巴勒斯坦之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们的处境很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而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他们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甚至屠杀。

当憎恶达到顶点时,人们要求犹太人穿上特殊的衣服以便于分辨,如德国犹太人要戴一顶颜色醒目的红黄帽子,在波兰则要戴绿色的尖顶帽子。12至13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作品中,犹太人总是被刻画成一副卑鄙和沮丧的模样。

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动,十分猖獗。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俄为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视线,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以嫌疑人中有一名犹太妇女为由,将罪责全部推在犹太人身上,煽起屠杀犹太人的狂潮,数万犹太人丧命。这次屠杀让犹太人要与当地人同化的希望破灭,他们比以往更加渴望有祖国庇护。同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

犹太资产阶级乘机打出“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推波助澜,从而把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愿望,发展成为系统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和有组织的政治运动。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作家、律师西奥多·赫茨尔。

1897年,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

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犹太人开始将自己的家园梦想付诸实践。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在巴勒斯坦长达4个世纪的统治宣告结束,土耳其的领土被胜利的协约国瓜分。由于英国此前曾因占领耶路撒冷,一举扭转了“一战”的局面,战后整个巴勒斯坦成为大英帝国的 “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巴勒斯坦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约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总人数不到10万。

犹太移民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以及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庇护,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工业,使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犹太人还建立了“哈加纳”、“伊尔贡”、“斯特恩集团”等秘密武装组织,从而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种下战争苦果

“二战”结束后,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激进分子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犹太国(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则由联合国来管理。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的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至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近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当天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 “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他本人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在场的人们欢呼雀跃,含着热泪看着蓝色大卫王星国旗冉冉升起。场外的犹太人也狂热地拥抱、流泪,人们唱起了犹太人的《赞歌》:“以色列永恒的山岩,是我们胜利的源泉,我们的避难所。让我们在那里再建神殿,为她的永寿献上赞歌”。由于巴以分治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以色列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犹太人梦想巴勒斯坦会成为他们的避难所,但等待他们的不是和平的飞鸽,而是愤怒的子弹。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喘息之机。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初,总兵力只有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召集36至38岁的男女服役,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35岁以下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要服兵役。同时,把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在武器装备方面,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以色列还将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各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经过周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至10万人,而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此后的战事打打停停,以色列明显掌握了主动。期间,以色列一度出奇不意,修复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以备轻型装甲车辆奇袭埃及军队。而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埃及开罗和叙利亚大马士革。

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犹太人在“二战”前受尽没有祖国、被人欺凌的痛苦,可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又人为地制造了另一群没有祖国、无家可归的难民,制造了另一个民族迫害。这使得以色列逐渐成为世界舆论批评的焦点。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后,巴勒斯坦人占据的城镇周围地区缩减为一条狭长的地带,长40公里,宽6.8公里,这就是后来经常惊动世界的加沙地带。根据以埃停战协定,该地带战后归埃及管辖。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加沙落入以色列之手,此后开始了其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59年阿拉法特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随后,“法塔赫”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组建,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在一系列“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冤冤相报之后,巴解组织谋求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巴以之间曾一度达成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力排万难,与巴勒斯坦签署了历史性的《奥斯陆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先行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并逐步扩大巴勒斯坦的自治范围。为此,他和时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时任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当年,巴民族权力机构领导人阿拉法特结束27年流亡生涯,重返巴勒斯坦领土,进入加沙时,他热泪盈眶、双膝跪地,深情亲吻着故土。一年后,拉宾在参加一次和平集会后遭一名极右翼激进分子枪击身亡,巴以和平之门轰然紧闭。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塔尼亚胡执政期间,以色列抛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代之以“安全换和平”,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美2000年曾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了戴维营首脑会晤,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

进入20世纪以来,巴以双方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更是愈演愈烈。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4年之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在加沙穆加马清真寺旁,遭以色列三枚导弹袭击,当场身亡,时年68岁。一架空的轮椅,地上模糊的血肉,成就了以色列摩萨德“定点暗杀”的另一段“经典”,更多的以色列平民却不得不在哈马斯呼啸而来的火箭筒中偿命。

鉴于巴勒斯坦方面此起彼伏的报复袭击,同时随着中东和平“路线图”问世,2005年,以色列终于决定采取单边行动撤离加沙。为实施对加沙21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小型定居点共约9000人的撤离。对此,很多巴勒斯坦民众则认为:“撤离是因为勇敢的抵抗”,“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捍卫。明天,我们要拿起武器继续抵抗,直至以色列结束对所有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巴以双方的和平之日,再次扑朔迷离、遥遥无期。

没有人乐意见到这样一片土地的灾难深重,但何时才是巴以冲突的和平结局,却远非人们能够预料。面对中东上千年的流血冲突的浮浮沉沉,我们甚至怀疑,人类是否具有能力尊重每一个生命而共享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