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向真正的人才第一强国迈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如何用好这座全球最大的人才“富矿”,成为摆在创新中国面前的一道课题,也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人才是第一资源。”3月7日,习近平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今年两会前夕,《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炉,这一改革被列入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
“如果说以往教育领域的单项改革是一首钢琴独奏曲,那么人才的综合改革就如同一曲交响乐,而人才的评价机制就好比乐队的指挥棒。”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在他眼中,这根“指挥棒”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无疑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能带来人才“涌现效应”,“人是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的评价归根到底,还是要激发人的动力、活力和潜力。”
“一把尺子量到底”造成人才评价单一化、短视化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人才评价机制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问题。其中,人才评价单一化、简单化,是人才评价机制最受诟病之处。
李家俊代表认为,这一问题反映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评价过程中,就是仍以定量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以及需要长期追求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等难以量化的定性评价。
同时,还存在评价“短视化”的现象。目前,教师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近期数量业绩,忽视长远质量积累,造成学术界表面上的繁荣,却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开展,影响教师自身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干什么、评什么”要分类、差别化
对人才的科学评价首先体现在评价标准上,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对一线创新创业人才正向激励不足,甚至引发弄虚作假、学术腐败等突出问题。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意见》按照“干什么、评什么”的原则进行改革,实行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评价和注重凭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其目的就在于,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对不同人才实行差别化评价。
对此,一些地方已开始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向媒体透露,今年天津市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重点在完善体系、优化指标、下放权限、扩展范围等方面抓好改革落实,使职称评价方式更科学。
不唯“出身”论人才,“不是头衔说了算”
“做出影响世界成果的‘土鳖’(本土博士),得到的特别待遇是‘破格提拔研究员’;而作为人才引进的‘海归’,也许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经当上了‘研究员’。”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在今年两会上讲到了这个值得反思的对比。
近年来,以“出身”论人才,已经成了不少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吸纳人才的“标准动作”。一些高校为“海归”博士开出高价码,不仅职称评定“一路开绿灯”,而且在科研资金、住房待遇等方面明显倾斜,甚至有些科研机构和高校用人非“海归”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