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小寺院,院内满池荷花开的正盛,白荷与红荷泾渭分明,并无杂糅之态,池旁是汉白玉的栏杆,上面镂着祥云图案。寺院角落是修剪整齐的草地,不时有白鸽觅食,或扇动翅膀,扑棱棱飞过荷塘。
正午阳关灼热,殿门两侧柱上的红色油漆似要融化,以将凝未凝之态贴于柱面,上头金色的大字越发夺目,,像是要透过眼睛将这灼热直抵心底去,是这样短短两句: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妙音海潮音滕彼世间音
殿内空旷,案台烛火昏黄,劣质香的味道散开去,越发显得静默悲凉,菩萨是金身所筑,手臂自上而下圆满地绕了周身一圈,手心满是悲悯,底座是金色莲花,匀称完整,大约是这世间开的最好的一朵了。地板纹路细致,也是一朵一朵的莲花,一朵一朵平静铺开,既不亲近,也无疏离,倒映出烛案的微光来。
蒲团已有些破损,露出内部枯黄草茎来,中间一个上面跪了人,有诵读声传开来,声音低沉,仿佛过完了半生,抬头看,是年过半百的男子,白发已满鬓。男子平头,额上纹路深刻,瘦削,穿白色t恤与浅色牛仔裤,手腕处一串佛珠,拤在两侧腕骨凸起的小窝里,越发显得臂骨细弱,皮肤遍布褐色圆斑,下方血管隐隐约约。男子跪坐良久,直至店内唱经声暂止,方才起身跪拜。
左掌撑地起身,双手合十,腰背笔直,然后深躬跪地,掌心向上摊开,面部贴于其上,手指依次从小指至拇指闭合握拳,再翻转向下摊开,依旧左掌撑地起身。如此反复三次,起身站立,对指抵于眉心,缓慢向下滑落至胸口,双手合十,再自然垂下。是做了多年,熟记于心的动作,然而一起一跪依旧从容虔诚,男子面容坦然,像是并无所求,跪拜或许只是其与菩萨对话的方式罢了。
后院是一片竹林,风声飒飒,有僧侣手持扫帚清扫竹林前空地,宽大的僧袍被风鼓起,黑色布鞋上一层薄薄尘土,似恍然未觉,似不以为意,手臂起起落落间,拂去的不知是枯叶杂物,还是琐碎凡尘。寺院后方是一座小山,时有游人攀登,有年轻女子女子提了裙裾,赤脚缓步而上。
女子肤色深沉,脸上散落细碎色斑,常年孤身旅途打磨出静默神情,偶有游人搭话邀请同游便摇头拒绝,极少发声。山路中段有座舍利塔,她在被太阳烤的滚烫的石板上长久赤脚站立,一字一字诵读塔上佛偈,眼眶泪水汇聚满溢,滚滚而落。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冰心《寄小读者》,有段话至今影响深刻: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又想到圣经里关于爱的定义: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